[环球时报记者 苑基荣 环球时报驻韩国特约记者 张静 环球时报特约记者 黄东日]“美国总统拜登9月10日访问越南,越南制造业能取代中国吗?”“印度张开双臂欢迎离开中国的企业家!”“中国的‘失’就是墨西哥的‘得’。”西方媒体最近非常热衷谈论“中国+1”——也就是印度、印尼、越南、墨西哥等国是否将取代中国、成为“世界工厂”的话题。世界银行行长、印度裔美国人阿贾伊·班加7月访印时也疾呼要抓住“中国+1”的机会,并提醒窗口期“只有3到5年”。然而,理想和现实之间会有较大的差距:哈佛商学院等高校的美国经济学家8月下旬发布的报告显示,美国可能最终无法减少对中国供应链的依赖;有印度媒体直言,“我们未能吸引更多外国直接投资”;越南前工贸部官员明确表示,越南制造业发展并非“攫取了美中贸易战的红利”;一些韩国媒体也强调,“中国+1”并非是让在华跨国企业将产业链供应链全盘迁出,“不能放弃中国这个最大市场”。
面对愈演愈烈的情报战,我国这些年出拳亮剑的态度更加鲜明,国家安全机关频频破获大案要案,新修订的《反间谍法》亦于今年正式施行。但也要看到,随着数字技术发展、国际交往频繁,间谍情报活动的主体更加复杂、领域更加广泛、目标更加多元。特别是境外势力更加注重对社会领域的渗透和破坏,热点问题、重大事件都可能被用以操纵舆论走向、挑起社会冲突。面对各路牛鬼蛇神,不仅需要安全机关发挥作用,更需要所有人提高防范意识、坚定立场态度,共同形成维护国家安全的强大合力。
菲方应该意识到,如果被美国“当枪使”,一味放大与中方的海洋争端,甚至让它“绑架”中菲关系,绝不符合自身利益,也会破坏地区和平和安全。《蓝鸟计划高级人工计划》 在斯威士兰建战略储油槽的消息传出后,绿媒趁机大肆炒作,声称蔡当局计划把攸关台湾地区民生与产业之需的“战备储油”放在斯威士兰,这将使台湾能源供应更安全。国民党“立委”马文君称,看到这样的报道,第一时间简直是一头雾水,在非洲兴建战略储油槽,怎么可能让台湾能源供应更安全?
根据《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中央社会工作部划入民政部的指导城乡社区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拟订社会工作政策等职责,统筹推进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和基层政权建设。划入中央和国家机关工作委员会、国务院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党委归口承担的全国性行业协会商会党的建设职责,划入中央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办公室的全国志愿服务工作的统筹规划、协调指导、督促检查等职责。
会议提到,九届理事会以来,在俞正声、汪洋会长,孙春兰、尤权执行副会长以及各位副会长的领导下,在常务理事的积极参与支持下,中国统促会高举爱国主义旗帜,充分发挥了旗帜引领和桥梁纽带作用,开展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为推进祖国和平统一进程作出积极贡献。/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