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红利极大促进了深圳经济发展。10月29日,深圳市统计局发布的最新数据显示,今年1~3季度深圳地区生产总值超2万亿元,在广东省位列首位。相比亮眼的经济实力,深圳的医疗资源却相对薄弱。
随着防疫措施的优化,各类管控措施都在松动。12月以来,杭州、长春、上海等陆续宣布取消“落地检”措施。12月7日,上海宣布优化调整来沪返沪人员防控措施,其中提到抵沪后不再实施 “落地检”“三天三检”和“第5天进行1次核酸检测”;未开展“落地检”“三天三检”的,不再对其“随申码”赋黄码。
深圳医科院建设的筹划在三四年前就已开始。201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和实施综合改革试点的文件提出,支持深圳建设全新机制的医学科学院。去年3月,深圳市政府印发的《深圳医学科学院建设方案》提出,到本世纪中叶,深圳医科院将成为全球著名医学研究机构。《beat365最新版2022》 国联证券在11月27日发布的研报中表示,<strong>根据防控实施办法及风险区划定方案等政策,结合国内部分疫情地区情况,新冠抗原检测试剂或将成为重要防疫补充工具,对应专业、非专业场景空间为112-260亿元和150亿元。</strong>海外地区新冠抗原产品,仍有季节性需求,部分场景新增国外准入资质,预计对年内订单有所贡献。
显然,这样的情况急需改观。随着防控政策的持续优化,各地开始将重心转移到拼经济上来,重回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将是各地的首要工作。
据第一财经报道,12月3日,国际金融论坛(IFF)2022全球年会在广州南沙举行期间,多名金融机构首席经济学家预测了2023年人民币走势。有机构首席经济学家认为,目前人民币处于低估状态,2023年有回升的空间,也有部分人士认为,短期内美国加息依然有空间,美元有机会再走强,明年上半年人民币将会维持区间震荡,下半年在国内经济回稳背景下可能迎来反转。/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