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4日,香港上市公司三叶草生物发布公告,宣布其新冠疫苗SCB-2019被纳入紧急使用。该疫苗基于新冠病毒原始毒株S蛋白设计而来,由SCB-2019抗原联合CpG 1018佐剂和铝佐剂两种佐剂组成。
2022年3月,在重庆大学城某高校工作的简女士,与同在一家高校工作的丈夫因疫情都被封控在学校内,封控时间约三周。此前,她和丈夫都购买了复星联合保险公司的一款隔离险。此后她向保险公司提起理赔申请,也被保险公司以“未在中高风险区域”为由拒赔。
“随着病毒的变化和自身抗体水平的下降,现有疫苗保护力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刘善虑表示,他的团队9月发表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的研究显示,接种第一针mRNA疫苗加强针后,1~9个月之内,体内抗体水平每隔30天下降20%,差不多第9~12个月需要补打一次。《彩票100cc》 利用中国散裂中子源的射频四极加速器技术突破,2020年8月,研究人员成功研制出我国首台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加速器硼中子俘获治疗(BNCT)实验装置,可用于癌症治疗研究。这为我国医用BNCT装置整机国产化和产业化奠定了技术基础,有望为肿瘤治疗带来重要技术革新。
香港大学生物医学学院教授、病毒学专家金冬雁对《中国新闻周刊》指出,这说明香港9月底实行“0+3”以来,虽然输入个案增多,但社区中受新冠病毒感染的总人数基本平稳。近期感染人数略有抬升,可能和香港第五波疫情海啸期间人体内的抗体近期开始衰减有关,因此香港正加紧给老年人接种二价疫苗。但只要阳性检出率能维持在2%上下,即香港750万人口中,约有15万人感染,这就意味着只有小范围的社区传播,总体疫情形势可控,这也是香港具备条件把边境进一步放开的重要原因。
锻长板、补短板,众多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共同点燃了新的增长引擎。例如常州市新型碳材料产业集群,10余年前从零起步,如今跻身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在这里,有企业主导全球首个生物纳米磁珠国际标准,有企业掌握氮化镓这一第三代半导体核心关键材料,由此实现我国车规级功率芯片研发取得突破,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加速前行;也有企业自主研发的石墨烯导热膜实现量产,广泛应用于电子通信、航空航天等领域,填补国内石墨烯高导热性应用产业化空白。还有众多企业深耕研发,突破多项关键瓶颈技术,在全球细分市场取得主导地位。/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