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长期监测新冠疫情趋势的数据专家对《中国新闻周刊》指出,当大规模疫情到来,有足够的ICU容量是一个基本的需求,“我们曾经做过测算,一个城市ICU冗余度至少要保持在40%左右,才能基本应对奥密克戎快速传播带来的重症风险,而且,这些ICU床位还不仅是为了收治新冠患者,还包括其他普通医疗行为。”他指出,以中国目前的水平,ICU在床位中的占比达10%是一个相对较高目标,而且全国医疗资源分配非常不均衡,大多数地方这一比例不足5%。
但实际情况是,在香港第五波疫情早期,随着每日新增确诊病例在短时间内增至5万多,香港医疗体系迅速崩溃,高峰时,单日曾有约1500人在急症室外等候入院,等待时间一度超过8小时。在空地和停车场等候的这些患者中,很多都是高龄老人,送至医院时情况已经危急,即使医院超负荷运转,也无法及时处置所有病人,压力巨大。与此同时,重症和死亡数字在上升,正常诊疗也受到严重影响。
谈起法子英,劳荣枝的二哥劳声桥表示,对他的印象是长相丑陋,当年九江混“黑道”,人称“法老七”。劳声桥回忆,在劳荣枝与法子英起初交往时,父母看到法子英送劳荣枝回家,询问对方家庭情况,得知法子英离了婚,父母让劳声桥去打听他的底细,但他没有去。劳荣枝离开家时,父母坚决不让她走,也是劳声桥放她离开的家。“这是我后悔一生的事情。我们兄弟姐妹经常互相埋怨,追悔莫及。”《澳洲10全天精准计划网》 在欧洲各国,很多人经历BA.1/BA.2这一波疫情时通过感染获得自然免疫,因此,BA.5传播时,对医疗系统冲击有限。“这一切有个大前提,就是人群免疫接种率要足够高,尤其是脆弱的老年人群体。”陆蒙吉说。
前述病毒学家说,分流患者时的重要依据应该是其临床症状,再结合Ct值判断。感染者如果病毒载量太高,就可能发展为重症。除此之外,还要考虑有没有基础疾病、年龄等因素,基于这些因素综合考量后,可以决定感染者是否入院和收治。“症状轻和Ct值高的人,就可以居家。”金冬雁也提到,应重点关注Ct值在20以下的患者,这些人的病毒载量很高,传染性特别强,应加强管控。
在他看来,中国内地现在的情况须引起高度重视,一方面,老年人的接种率不足;另一方面,国内或将面临奥密克戎毒株引发的更大规模疫情。对维持低感染率、死亡率的中国而言,面对这样的疫情形势,尚属首次。/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