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球时报综合报道]编者的话:中国2023年成为全球汽车出口第一大国——在海关总署12日公布相关数据后,各国媒体和机构纷纷得出这一结论。有观点认为,这标志着中国产业政策的胜利。汽车产业的崛起必将推动中国经济稳定增长,进而带动全球经济复苏和技术进步。《华尔街日报》等媒体称,中国成为全球汽车第一大出口国,显示全球汽车行业出现结构性转变。同时,有专家提醒说,汽车出口量包括外资品牌在当地生产然后出口的数量,所以不能简单地把这一数据作为评判行业发展的标准,中国汽车出口仍然面临贸易保护主义等多重挑战,需要做好准备进行反制。
这些城中村分布在天河、海珠和越秀等几个老城区,都是寸土寸金的城市中心地段。试想一下,如果全部就地安置,就要提高容积率,导致区域规划、公共服务设施等承载压力过大,后续会引发一系列“城市病”。
哪怕交战双方,彼此不共戴天,但对中国总体都很尊重。我记得当年我们驻加沙记者的越野车上,总是写着“China(中国)”和“TV”两个字(中国谁都知道,TV则最简单,比Press更好认)。《澳洲幸运10官方网址》 新能源汽车的弯道超车,在促进中国汽车出口方面提供了极大助力。中汽协的数据显示,中国新能源汽车保持产销两旺势头,连续9年位居全球第一。2023年,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958.7万辆和949.5万辆,同比分别增长35.8%和37.9%,市场占有率达到31.6%,高于上年同期5.9个百分点。
据德国《慕尼黑水星报》报道,瑞银集团的一项研究显示,到2030年,中国车企在全球市场的份额可能会翻一番,从17%上升到33%。不过,意大利一份研究报告显示,在欧洲注册的大部分“中国制造”汽车(2022年为54.4%,2023年前三季度为46.4%)都是非中国品牌。付炳锋提醒说,国际媒体对中国“全球最大汽车出口国”的这种身份定位,体现了它们对中国汽车产业发展的认可,但一个国家的汽车出口数量是按照属地原则来统计,其中也包含了外资品牌在当地生产然后出口的汽车,所以不能简单地把汽车出口量作为评判标准。实际上,中国汽车全球化步伐较晚,近年来才大规模地走向国际市场,在海外的覆盖率还不高,以奔驰、宝马等欧美日百年品牌为代表的国外传统车企有着更明显的品牌优势。
值得注意的是,金融层面,面向“三大工程”的低成本资金投放正在落地。1月2日,中国人民银行公布的2023年12月PSL(抵押补充贷款)开展情况显示,12月份国家开发银行、中国进出口银行、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净新增PSL3500亿元;截至12月末PSL余额为32522亿元。这意味着PSL时隔一年重启,市场普遍认为,此次PSL重启主要投向保障性住房、城中村改造和“平急两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三大工程”,后续规模预计还会增加。/p>